最近,我開始想 朋友的定義到底是什麼?
其實每個人對這二字的定義都有所不同,
我的朋友名單真的有好多好多好多名字,但都只屬吃喝玩樂的;
交心的?我都不清楚有沒有 ...
朋友的定義是 ... ...
我覺得在最需要時,給我扶一把;
總在我付出努力的過程時給予鼓勵、加勉;
不一定會有共同目標,但會互相支持進步;
遇到困難時,不計較得失及回報而出手相助;
最重要的是,能分享「喜、怒、哀、樂」,
這點十分重要的,所以朋友的角色也佔了一定的位置。
在每一處角落,有這些人物,便起了很大的作用 ...
也許我跟大部分的人不同,
我是被動的,我很少主動去找朋友出去;
我不會常常打電話給朋友噓寒問暖;
但我並沒有不重視他們,只是每個人的方式不同罷了。
我亦不會向他們透露我的心情,尤其是不快事;
其實我會羨慕那些敢於在朋友前表達心情或情緒的人,
他們往往會獲得別人的愛、關心;獲得別人一起分享眼淚與笑聲時間 ...
回望過去一年,生活可以話糟透了。
學業上的失敗要延期畢業、考八級琴兩次都肥佬、家庭一直存著的問題、
還學費,前途的問題、召喚、壓力、一直的努力但換來重重的失敗、
甚至好友的離世等等,
好似每一樣東西都在衝擊著我,感覺要跌落谷底裡;
每一件事,我都沒有向我的朋友透露過;
走在路上哭得多厲害都好,但我會趕快抹乾眼淚,
獨自去承受這一切一切其實是痛苦的,但緊記不可以在人前軟弱。
所以,我開始會想,那以上的定義又有何用?
那又是否意味我不需要朋友?
慢慢開始,愛熱鬧怕孤獨的我 習慣了一個人 ...
一個人的生活是怎樣?
一個人到處漫遊,逛逛書店 打打書釘;
到唱片鋪逛逛,由字母A行到去Z,
隨意拿起封面設計美麗的CD,再看看背後的曲目;
逛逛百貨公司,大型的超市,連鎖店舖看衫,合心意 不考慮太多就買下;
獨個兒走到 Food Court,精心揀選食物,
然後看看保險經紀遊說客人簽新保單,年輕人談理想,
小孩撒嬌扭計,情侶吵架,觀看人生百態;
再到海濱//海旁散散步,搭巴士望風景,然後沉思發白日夢 ...
那些一直認為應該兩個人、或三個人以上一起做會比較快樂的事,
現在都可以一個人承受下去。
這就好像是個成長的詛咒,是個一人面對意外的關口,
是個一人冷靜作決定的年紀。
曾聽過有句話:
「當你開始接受一個人吃飯的時光,偶爾還甚為享受,代表你已經老了。」
哈!可是,
我一直還未太接受到一個人在外吃飯。
喜歡一個人孤獨的時刻,
但不能喜歡 太多。